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金华初中语文赏析:道士塔 余秋雨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4-10-03 21:20:56


莫高窟是著名的文化集聚地,里面有优美的壁画,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,但是由于近代缺乏保护,莫高窟已经受到了难以修复的损坏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下面给大家带来金华初中语文赏析:道士塔 余秋雨。

这是余秋雨散文的开篇之作,它见证了一个时代,此后,余秋雨佳作连篇,继而汇集了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一本书《文化苦旅》。

当他辞去一切职务,从象牙塔走出来,踏上西北的沙漠,来到莫高窟时,看见劫难之后的佛教圣地,心中感慨万千,陷入了心理矛盾,这种矛盾让他无法释怀,赋以为文。

人们大都知道敦煌,也都知道莫高窟,却鲜有人知,在这里有一座小坟墓,埋葬着一个小小的大人物,也埋藏着一段令人难以表述的往事。看到《道士塔》这个题目,会吸引我们读下去,报刊常常报道某某和尚又圆寂了,尸身多少年没有腐化,又常常引领读者探秘尸体保存的程度,对于自然条件下不腐的尸体,人们一直有兴趣,这种兴趣也吸引了人们读下去。

文章开头的一段描写极其类似电影的拍摄手法,镜头对准历经风雨的古迹---莫高窟,镜头移动,过了一条河,来到了一片空地,这里高高低低的建着几座僧人的圆寂塔,对于塔,镜头用了特写,可以看到塔如葫芦,外面敷了白色。这是外部形状,而后对塔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特写,因为有几座坟墓已经坍塌,于是可以看见坟墓内部,中间是木桩,四周用黄泥和青砖塑成。

来到莫高窟没有仔细欣赏雕塑和壁画,却将目光聚焦在这几座烂坟。这种“拍摄”手法很新奇,也正因如此,才能见人所未见。特写这些坟有几方面的好处,第一,描述了圆寂塔的形状结构;第二,营造了荒芜、破败的景象,令读者在这几行文字后面有了视觉上的感受,脑海中想象出这片历经沧桑的境地,为下文的阅读奠定了感情基调;第三,说明了这些僧侣以前的生活状况;第四,将以此景象引出文章的主人公,这简陋的土堆里埋着本文的主角。最后,用了一个广角镜头,夕阳西下,映照着这些塔群,而且天气寒冷,北风凛烈。

镜头转动,转移到了一座塔前,吸引镜头移动的原因是,这座塔的与众不同,它比较新也比较完整,年代较近,况且,塔身上有碑文,镜头推近,移步读去,作者猛然一惊,这是“王圆箓”,这一惊令读者们也一惊,这个人是谁,他做了什么?一个几乎名不见经传,至少在《道士塔》广为流传之前不怎么见经传的人怎么会令作者吃惊,作者用了简单的解释----历史已有记载,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。

相比较敦煌,圆明园的影响力更大,它在中国的心脏,它举世闻名,而且它是在轰轰烈烈的枪炮声中和冲天的火光中覆灭的,在这种背景下,人们对其他地方的文物的流失会略有忽视,当然,也有可能忽视这个罪人。

对于这样一个土道士,作者进行了详细描述,外貌、衣着、神情、动作,这张作者赖以描述的照片正是与他交易的冒险家拍摄的,我真不知道在清朝有谁会给一个偏远地区的土道士拍照,似乎只有慈禧才有资格,给他拍照,多是带着一种胜利者的心态,正如侵华战争中日军拍摄的照片,至于他的身世,作者熟读历史,当然知道——他仅仅是一个逃荒的难民,却混的不错,“他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”,作者用了“不幸”两个字来评价这件事,不幸在于他把持之后,以极少的钱财将难以计数的文物一箱箱卖走,结果,我们失去了这些文物,这批文化遗产,但是却没有失去文化,敦煌文化要研究,但是只能用买来的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来研究。

我们的东西现在不属于我们了,我们想买,要以高价,要以倾国之财来买也许可以买到,但是他们未必会卖给我们,能买到的只有胶卷,也许他们连胶卷都不想卖,或者趾高气昂的卖。屈辱!

对此,作者用了几句极其精炼而智慧的语言来表述。第一句话没有主语:“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”,这是一句极其严厉的呵斥,呵斥的主人公不是作者一人,愤怒已经形成洪水,对此罪行,我们都愤怒,将王道士的罪行揭露出来,加上这呵斥就是我们大家的正常心态。到此一般会结束,但是对于作者来说,愤怒完了不代表结束,王道士是个什么样的人,他“太卑微,太渺小,太愚昧”,我们这些爱国人士的愤怒的洪水对他的倾泻只是对牛弹琴,在那个愚昧的年代,他只是个愚昧的人。“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扛起这笔文化巨债,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”。

敦煌文物被一个道士以极少的财物出卖,这段历史多数人都知道,我们的国耻太多,丢失我文物也太多,相比较圆明园的大火,这场不公平交易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愤慨,或者说在中华民族的多灾多难中,这场“灾难”并不抢眼,更多人的目光只停留在看这件事情的第一阶段:唾骂王道士。但是作者真要追究他的责任时,发现这个猥琐的土道士承担不了这笔文化巨债,这是第二阶段: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。当然,王道士的角色也不能遗漏----他只是这出悲剧错步上前的小丑,对于这件事,对于这个人,这样的评价极为中肯和全面。知道王道士是个罪人的人很多,但是能给这个小人物准确定位的只有作者一人。

对于清末发生在莫高窟的这些交易,人们对它的认识呈金字塔状,感到愤怒的是多数,感到无聊的是少数,感到伤心的是包括作者在内的极少数。在这场悲剧中,中国籍演员只有一个,只是这个小丑,没有这个小丑,没有他的错步向前,很难说这个悲剧不会发生,作者对此引用了一个年轻人的诗句。

这是一幅可以定格的画面:夕阳西下,“买主们”装满箱子的牛队即将启程,这位买主抬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。诗人叹息道:那里,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。整篇文章两次引用诗句,而且都是当代年轻诗人所写,对于在莫高窟发生的事情,不只是作为中年人的作者在伤心,青年人也是,大家的感受有共同之处,诗句的意境是其他作品做不到的,这些诗句在第一部分的结尾,令我们感到无比心痛。

二失落的莫高窟

我们必然要读到第二部分,我们心痛,我们愤怒,愤怒的洪水对王道士的倾泻已经毫无意义,但是总要有个倾泻的出口,于是作者连续发问: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,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。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,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来不提一句敦煌的是由?与此同时,作者立即介绍了欧美的艺术状况,罗丹、雷诺阿、德加、塞尚、马奈这一系列大师的名字纷纷出现,时间是20世纪初年,20世纪是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纪,而我们的灿烂文化却被漠视,相反的是他们这些人却向东方艺术投来钦羡的目光,而敦煌艺术,正在王道士手上。

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王道士住持莫高窟的情景,当文化遭遇无知,结果自然惨不忍睹。王道士有双重身份,他在骨子里是农民,在形式上是道士。他有农民的习惯,早早起床,到洞窟里转转,对于这个老农来说,这里就如他的宅院,那些壁画不符合他作为老农的审美观点,于是,用石灰将墙壁刷白,而没有把全部洞壁刷白的原因也很实际:石灰是要钱的,对于这个穷人来说,这是一笔很大的装修费用。

问题又出现了,当洞壁被刷白,中间的雕塑就不对应了,作者这样表述: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,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,他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。这是本文的佳句之一。这两句排比,从体态和表情描述了雕塑的栩栩如生,作者用了“她们”两个字,而不是“它们”,对于我们来说,这不是一堆泥,她们是有灵魂的仙女。“招摇”和“尴尬”都是对于王道士来说的。这是在通过描写“她们”来描写王道士,对于在裤袋上插着烟袋,土头土脸,长着一把胡子,双手互插在袖筒里哆哆嗦嗦的王道士来说,他绝对会感受到“她们”的招摇,况且“她们”还在对着王道士“浅笑”,对于跳出三界外的王道士来说,这真的很尴尬。

王道士有点着急,他翻翻眼珠子想了想,他想起来自己的第二个身份:道士。于是,他们砸碎了“她们”,塑造起了“天师”、“灵官”。对于这个过程,作者用了极为详尽的描述,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过程。铁锤挥舞,“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,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”,让读者感到,这不是在砸雕塑,这是在砸人,况且“她们”那么美,与这些破坏掉的美相比,重新塑造的是那么丑,几个泥水匠,像堆雪人一样,结果堆出了惨白的怪像。他们当然不知道雕塑是什么含义,他们的雕塑不能和罗丹相比,而罗丹也许对这些被砸掉的雕塑有钦羡的目光。如此细致的描写是作者的想象,但这都是已经发生的,这些细致的描写让作者与读者一起慢慢感受悲剧产生的过程: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破坏了给你看。

作者走进洞窟,出现了一系列的惨白,作者脑子里也一片惨白,他在心里设置了一个场景,他要阻止这场破坏,结果王道士转过脸来,困惑不解,因为作者没有权利阻止。作者又想跪下求王道士,要他等一等。“但是等什么呢?”作者反问道。

我一直在想,在上一段已经将王道士破坏洞窟的事情叙述完了,有没有必要再加上这一段。假设,在这个洞窟里,作者打开月光宝盒,穿梭到了清代,穿梭到了佛像正要被砸坏的时刻(这是不可能的),但是作者就是想通过这种不可能的想法,来阻止破坏,由此,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化遗产被破坏的心痛的感觉,和急于保护它的心理。

问题是即使真的可以穿梭到这个时刻,作者作为游客又能怎样呢?住持大人正在整理宅院,我应该停止喧哗,至于“等一等”,其实都等不出什么结果。

三藏经洞文物的曲折经历

文章到了第三部分,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过程和文物的流失的过程。时间是1900年5月26日,藏经洞被王道士等人无意间发现。据史料记载,这个洞是王道士的助手发现的,但这已经不重要了,因为王道士是住持,这和他发现是一样的。对于这个发现,作者用了“有过之而无不及”的评价:这天早晨,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,一门永久性的学问,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,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,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。中国的荣耀和耻辱,将由这个洞穴吞吐。我们没有必要深刻追究这些评价的严密性,它们表明了作者的激动心情、惋惜心理和对敦煌的高度评价。

然而这一切对于王道士来说,并没有那么激动人心,作者写到这个老农“衔着旱烟袋,扒在洞窟里随手翻捡”,王道士当然不知道千百年后,我们已经失去了触摸这些东西的资格,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价值连城的经济价值,更不知道它们的文化历史价值。但是,好在他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后,没有拿这些经卷去烧火,这就是农民的特点----朴实。这些东西无论是贵是贱,它们终究不属于王道士自己,随后他向上级报告了这件事,捡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。

事情在一步步发展,“县长是个文官,稍稍掂出了事情的分量”,但是甘肃学台叶炽昌是金石学家,他“懂得洞窟的价值”,只可惜,他只是个学台,只能建议官僚们怎么做,但是遇到了最大的问题——运费。现在当局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,也知道该怎么做,却被运费难住了,随手抓一把经卷,他们的经济价值都要超过这些运费,但是因为运费,我们几乎失去所有文物。

结果只能是“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文物,在官场上送来送去”,文章写到这里,我感觉我们愤怒的洪水是不是可以在这里倾泻一点,作者说:“中国是穷”,这句话说的最让大家不舒心,天朝地大物博,物资充盈,这是有民族自尊心和有爱国之情的人不愿听到的,但是事实就是如此,天朝思想只存在于穷奢极欲的皇帝心里,只体现在官员的官话中,只体现在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中。中国再穷,也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。

“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,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着出土经卷,推测着书写年代了”,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:除了金石学家叶炽昌,还有大批官员都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;第二,没有运费的官员们都有窗明几净的书房,他们每个人都不穷。归根结底只是因为:“他们没有那副赤肠,下个决心,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”,而是要侵吞这些文物,要道士再送来几件,而已得的几件竟然成了给上级的礼物,成了讨好上级的私有物品。

与王道士破坏壁画和雕塑的无知相比,官僚们的行为是那么“聪明”和自私,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用以巴结上级的礼物,包括“文物”,他们也就这点出息,但这等出息是何等的狡猾、高明与现实。

与此同时,欧美的学者是怎么做的呢?作者将他们的行为与“我们”进行了对比。“欧美的学者、汉学家、考古家、冒险家,却不远万里、风餐露宿,朝敦煌赶来”。

当时交通并不发达,依靠畜力也要很长时间,在这一段时间里,我们暂且关注一下我们这边。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这样写到“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,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,也正茶香缕缕”,这是一个三角关系,道士、冒险家、中国官员。我想重点说说王道士和中国官员这两个角色。这两个角色的关系已经处于静态。据史料记载:王道士走进莫高窟的时间大约在1982年左右,当时他看到神圣宝窟无人守护,一片残破,受到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,使他自觉自愿当起了“守护神”的重任。他四处奔波,苦口劝募,少吃俭用,积攒钱财,用于清理洞窟,仅第16窟的淤沙的清理就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,(当我读到这句话,我真的对王道士的行为有点犹豫了,他不只是为了打扫自己的庭院,而是如下文所说),王道士当初清除洞窟淤沙,不是为了要发现什么,而是为了保护洞窟,发现藏经洞也是偶然。

对于这个发现,可以说,他做了应做的一切。首先,徒步行走50里,赶往县城去找敦煌县令严泽,可惜县令并没有多在意这两本发黄的经卷。1902年,汪知县来到莫高窟,他捡得几卷经文带走,留下一句话,让王道士就地保存,看好藏经洞。两次找到知县没有结果,王圆箓仍不甘心,于是,他又从藏经洞中挑选了两箱经卷,赶着毛驴前往肃州(今甘肃酒泉),他风餐露宿,孤孤单单,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,行程800多里,才到达目的的,找到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。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,最后得出结论:经卷上的字不如他写的好,就此了事。写到这里,我的心里很不平静,王道士往返1600多里地就是得到这样一个结果,不知道,在回去的那800多里的路上他在想些什么。

直到1904年,省府才下令敦煌检点经卷就地保存,这一决定和汪知县当初的说法一样,都是把责任一推了之。王圆箓后来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斗胆给清宫的慈禧太后写了密报信,只可惜,王圆箓的期盼如泥牛入海,杳无音信。

如果说将文物卖给外国人的王道士是个小丑,那么这些大清的统治者们就是大丑,大奸大恶,一个无知的土道士尚且为保护文物做了这么多,奔波了那么久,那些“在其位,应谋其政”的各级官员的表现实在就是犯罪!渎职!严重的渎职!当然这就以工作而言,即使没有任何责任,也应该为保护文物做点什么,可他们什么都没做,这就暴露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们的低级品格。也说明了一个事实,对于一个风雨飘摇的政府,他们什么都做不了,要知道慈禧太后都朝不保夕,被外国人赶的满街跑。

“没有任何关卡,没有任何手续,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。洞窟砌了一道砖,上了一把锁,钥匙挂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。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###########”

这一段话极其准确的用外国人的心理来描述他们的经历。他们满载而归时接受采访时也可以这样说:“没有任何关卡#########”

以下,作者列出了这笔交换帐,就是用“两枚针换一只鸡,一颗纽扣换一篮青菜”。莫高窟共出土五万余件文物,在这几年流失了四万余件。一箱子,又一箱子,一大车,又一大车。车队出发了。王道士频频点头,深深鞠躬,还送出一程。这让我想起中国是礼仪之邦,僧侣是最讲究礼数的,他在外交上一定给外国人留下了极其礼貌而友好的印象,况且他恭敬的称斯坦因为“司大人讳代诺”,称伯希和为“贝大人讳希和”,这种不伦不类的称呼令人哭笑不得。这让我想起来《儒林外史》中范进中举后,称范进的名字为“范讳进”。“范讳进”让我感到好笑,麻雀飞上枝头,连名字中间都要加一个讳字,斯坦因和伯希和没有中举,但是他们赢得了王道士的信任,“出家人不打诳语”,他们自称十分崇拜唐僧,这次是倒逆着唐僧的脚印,从印度到中国取经了。况且他们称要帮助王道士修整洞窟。对于“这几句现编的童话”,王道士深信不疑,他心里充满了对这些洋唐僧的尊敬,也充满了喜悦,他自以为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,对得起佛。对于王圆箓的行为,对于这个不了解世界的人,我想他确实被骗了。

满载而归的冒险家们在回去的路上一定得意忘形,开始笑话王道士,看着深深鞠躬的王道士,真让人感到可怜。

作者第二次引用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,这是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而金勋爵的,诗句充满了英雄主义和必死的决心。诗人恨自己没有早生一个世纪,与强盗决一胜负。这种心情与作者相同,作者也要拦住这支车队。但是作者又说,对于这批学者,这些诗句或许太僵硬,与火烧圆明园相比,我们不能简单的将他们化为强盗。面对被假设拦下的车队,作者开始为难,送到哪里呢?况且,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,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,都受到肯定他们会自称可以很好的保护这些文物。作者写到了,当时确实有一批送到京城的,其情景是,没装木箱,只用席子乱捆。结果到了京城时,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。我想说的是,保存这些文物的条件相当苛刻,温度、湿度、光线,清政府能做些什么,一只木箱都买不起,沿途还要被层层官员随意掠取。也许文物面世的时刻就是它们即将毁灭的时刻。

作者愤怒了:“偌大的中国竟然放不下几卷经文,比之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,我有时甚至想狠心的说一句:宁肯放在大英博物馆里!”,作者想了这么多,才发现这里也难,那里也难,作为一名后世的学者,只能大哭一场。这是全文的高潮。作者此时的心情和王道士有几分相似。据史料记载,大量经卷的散失,曾经使王圆箓感到痛心,因为藏经洞是他发现的,多年来在他的保管期间从没有发生过无故大量散失的事情。官方如此掠夺,又如此贪心,使他感到极大的愤慨。所以,当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到莫高窟后,王圆箓对他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,这是又一次来“行骗”的斯坦因所始料未及的,而第一次回去后,他还多次提到他,笑话他。《斯坦因西域考古记》是这样描述的:“说道官府搬运他所钟爱的中文卷子致受损伤,他表示后悔当时没有勇气和胆识,听从蒋师爷的话,受了我那一笔大款子,将整个藏书全让给我。受了官府的骚扰之后,他怕极了,于是,将他所视为最有价值的中文写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”。

柳宗元说:苛政猛于虎!我要说,官府猛于匪!

莫高窟自发现后七年都没有受到当局适当的保护,直到1907年,斯坦因的到来,文物开始大量流失,令我大为不解的是,王道士卖了四万多件文物,满清上下大小官员居然没有一个部门出来干涉,没有一个人说一个“不”字,而这交易持续了近七年,和王道士苦苦等待保护的那个七年相对称。在这场悲剧的最后,我的意思居然也是:宁肯放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。因为留在中国的结果是现在连微缩胶卷也会看不到,因为这些东西会灰飞烟灭。

王道士所得钱财均用于对莫高窟的建设,我们现在见到的最大的建筑,就是他建造的,道士是不用圆寂塔的,塔是和尚用的,但是他却自己走进了圆寂塔。

文章最后一句,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,他们默默的离开会场,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。

面对着这个历史罪人,我们没有为他准备一个类似像秦桧一样的道士跪像,他的碑文上依旧刻着:功德无量,四个大字。

谁该跪下,谁有罪!

阅读完金华初中语文赏析:道士塔 余秋雨这篇文章,使我们知道了莫高窟被破坏的经历,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学习,能够振兴中华民族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